Skip to main content
師資陣容

黃欽永 教授

By 2021-11-1522 12 月, 2021No Comments

黃欽永

教授

hwangcy@ntu.edu.tw
02-33665959 #220

學歷

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 碩士
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 學士

研究領域及專長

運動教練學、體育評量與測驗、丹道氣功研究、手球、羽球、丹道氣功、游泳

著作

  1. 黃欽永、黃英哲、呂碧琴(2009年4月接受)。瑜珈與氣功運動對情緒反應之探討。臺大體育學報,16,印刷中。
  2. 黃欽永、張簡坤明、林永華、張景星(2009年4月接受)。2006年世界大學女子手球錦標賽不同位置射門技術分析。運動教練科學,14,印刷中。
  3. 黃欽永(2009年2月接受)。北京2008年奧運會女子手球攻守技術之迴歸分析。體育學報。
  4. 黃欽永、張簡坤明、林永華、宋孟遠(2009年2月接受)。世界大學手球錦標賽中華女子隊攻守術之分析。臺大體育學報,15,印刷中。
  5. 黃欽永(2009)。北京2008年奧運會男子手球比賽技術之迴歸分析。運動教練科學,13,印刷中。
  6. 黃欽永(2009)。手球競賽統計分析系統之設計與運用。臺大體育學報,14,1-16頁。
  7. 黃欽永(2009年1月接受)。氣功的科學研究現況。中華體育季刊。
  8. 林永華、甘乃文、黃欽永、洪慶要(2008年12月接受)。輪椅網球推車技術之教學與訓練。臺大體育,49,印刷中。
  9. 黃欽永、林永華(2008年12月接受)。應用Excel軟體設計體育課程成績電腦計分系統。臺大體育,49,印刷中。
  10. 黃欽永2008)。北京2008年奧運會男女手球攻守技術之比較。運動教練科學,12,73-84頁。
  11. 林永華、甘乃文、葉丁鵬、黃欽永(2008)。輪椅網球比賽中技術因素之比較與關聯性研究。北體學報,16,236-247頁。
  12. 康正男、胡林煥、黃欽永、葉正、陳國華(2007)。顧客對臺大綜合體育館服務滿意度之研究。臺大體育學報,11,51-75頁。
  13. 黃英哲、黃欽永、楊裕隆(2007)。氣功對衰竭運動後血乳酸反應之研究。運動教練科學,9,1-11頁。
  14. 黃英哲、黃欽永、呂碧琴(2007)。氣功運動對情緒反應之影響研究。臺大體育學報,10,27-45頁。
  15. 黃欽永、姚漢禱(2006)。多元迴歸在大學男子手球比賽技術分析之應用。臺大體育學報,8,31-52頁。
  16. 黃欽永(2006)。雅基達盃亞洲大學生手球邀請賽臺大手球隊攻守技術分析。臺大體育學報,8,53-68頁。
  17. 黃欽永(2006)。教練應有的運動科學素養。國民體育季刊,35(1),30-34頁。
  18. 黃欽永(2004)。健康體適能課程重量訓練之理論與實際。臺大體育,42,25-38頁。
  19. 黃欽永、李建明、洪文平、黃谷臣(2003)。中老年人參與馬拉松競賽的生理效應。淡江體育,6,93-96頁。
  20. 黃欽永(2003):2000年東南亞大學生手球邀請賽男子比賽技術分析。台大體育學報,第六輯。87-108頁。
  21. 黃欽永(2003):海峽兩岸三地大學生手球比賽技術之分析。教練科學,第二期。333-347頁。
  22. 黃欽永、黃英哲、邱慶宏和陳國華(2003):氣功「形能」對人體最大攝氧量之影響。台大體育學報,第五輯。69-80頁。
  23. 建明、黃欽永、黃谷臣和湯馥君(2002):不同年齡層參與馬拉松賽的血液生化值之比較。大專體育學刊,4(2),157-164頁。
  24. 黃欽永、黃英哲、陳國華和邱慶宏(2002):「形能」對人體最大攝氧量之影響。台大體育學報,第五輯,69-80。
  25. 黃欽永(2001):2001年手球新規則探討與因應策略。台大體育,第38期。43-48頁。
  26. 黃欽永、黃英哲、陳國華和呂碧琴(2001):氣功「形能」影響人體柔軟度持續時間之研究。台大體育學報,第四輯,61-74頁。
  27. 黃欽永(2000):氣功「築基帶脈功」調整長短腳之初探。台大體育,第37期,37-42頁。
  28. 黃欽永(1999):氣功概說。台大體育,第35期。29-38頁。
  29. 黃欽永(1999):手球新規則釋義與戰略應用──球隊暫停。台大體育,第34期,95-104頁。
  30. 黃欽永(1998):氣功初學者生理反應之初探。台大體育,第33期,41-46頁。
  31. 黃欽永(1998):大專院校男子手球攻擊模式分析(81~86學年)。台大體育學報,第二輯,135-188頁。
  32. 邱慶宏、黃欽永(1998):台大男子手球隊員攻擊得失分析─以86學年大專為例─。台大體育,第32期,19-26頁。
  33. 邱慶宏、黃欽永(1997):手球競賽攻擊失敗之原因分析。台大體育,第31期,11-16頁。
  34. 黃欽永(1997):健康體適能教學對臺大男生體適能之影響。台大體育學報,第一輯,215-232頁。
  35. 黃欽永(1997):「氣功與保健」課程學生評鑑教師教學行為之研究。台大體育,第30期,79-86頁。
  36. 黃英哲、黃欽永(1997):從「生物能場」觀點探討「粉紅色衣物」對人體體能之影響。台大體育,第30期,63-70頁。
  37. 姚漢禱、黃欽永(1995):編製桌球發球適性化測驗的軟體。體育學報,第廿輯,159-166頁。
  38. Yung Feng Shih, Luke L.K. Lin, Ching Yung Hwang, Jau Kang Huang, Por TyingHung, Ping Kang Hou (1995):The Effects of Qi-Qong Ocular Exercise on Accommod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38(1), 35-42頁.
  39. 黃欽永(1995):電腦於體育教學研究之應用─體育成績之應用─。台大體育,第27期,69-73頁。
  40. 邱慶宏、黃欽永(1994):本校男子手球隊參加大專院校八十二學年度手球錦標賽攻擊技術分析。台大體育,第25期,33-44頁。
  41. 張思敏、黃英哲、黃欽永、蔡秀華(1994):國立臺灣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暨休閒教育之研究調查。台大體育,第24期,59-71頁。
  42. 康世平、黃欽永(1994):校園馬拉松賽終點和記錄統計的電腦模式。台大體育,第24期,85-93頁。
  43. 康世平、簡坤鐘、蔡秀華、黃欽永(1993):臺灣大學校園馬拉松賽電腦與人工記錄統計模式之研究。體育學報,第十六輯,133-146頁。
  44. 黃欽永(1993):校園馬拉松賽終點與記錄工作的電腦化。台大體育,第22期,9-14頁。
  45. 施永豐、黃欽永、劉君謙、蔡秀華、林隆光和侯平康(1993):氣功眼球運動對近視防治效果的初步評估。慈濟醫學,5(4),278-281。
  46. (84年-91年)黃欽永、黃英哲、陳國華、邱慶宏、呂碧琴和李嗣涔(2002):氣功「築基帶脈功」調整假性長短腳之功效。中華民國91年體育年會體育學術研討會。
  47. 黃欽永、黃谷臣、李建明和李奕寬(2002):「全真抗衰老基本方」對馬拉松競賽後血液生化值之影響。中華民國91年體育年會體育學術研討會。
  48. 黃谷臣、黃欽永、李建明和洪文平(2002):中老年人參與馬拉松競賽的生理效應。2002國際運動與健康研討會。
  49. Lee, Jane-Ming. Lin, Chao-Kuang. Huang, Ku-Chen. Hwang, Ching-Yung. Chen, Te-Hai. Liu, Chi-Feng.(2002). Protective Effect of MDA by Taking BCAA in TaiwanMarathon Athletes. 2002ICHPER.SD Congress.(第四十四屆國際體健休運動暨舞蹈年會)
  50. 李建明、黃欽永、黃谷臣和湯馥君(2001):不同年齡層參與馬拉松賽的血液生化值之比較。中華民國90年體育年會體育學術研討會。
  51. 黃欽永、黃英哲、邱慶宏、李嗣涔、陳國華和莊泰源(2001):「形能」對人體有氧適能之影響。九十年生物醫學工程科技研討會。
  52. 黃欽永、黃英哲、陳國華、呂碧琴和邱慶宏(2001):氣功學習前後對人體生理反應之影響。中華民國90年體育年會體育學術研討會。
  53. 黃欽永和邱慶宏(1997年4月):手球射門技術之射點分析。中華民國大專院校86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專刊(下)。71-85頁。
  54. 黃欽永、黃英哲、李仲亮(1996年5月):氣功「形能」對體前彎之影響。中華民國大專院校第二十七屆運動會國際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77-382頁。
  55. 黃欽永(1995年5月):氣功:自發動功動作模式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八十三學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專刊。345-356頁。

專書及專書論文

  1. 大專院校男子手球競賽攻擊技術分析。台北市:靖宇資訊科技出版社。
  2. 氣功眼球運動對近視防治之效果。DOH-85-HP-030 行政院衛生署 84.12-86.6計畫主持人:施永豐 研究人員:黃欽永等
  3. 大專院校男子手球攻擊模式分析。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4. 黃欽永等(1999):手球新規則解說與戰略應用。中華民國體育學會學校體育研究委員會專書─學校體育教學與運動競賽。
  5. 黃欽永等(1999):大專院校推展健身氣功體育教學之研究。教育部專題研究計畫。
  6. 海峽兩岸三地大學生手球比賽技術之分析。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7. 大專校院男子手球比賽技術之迴歸分析(200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師資陣容

Faculty

學程介紹

Introduction

Leave a Reply